50-60(6/53)
“她每次出来,都是用那条灰蓝色的大披巾包着孩子。”邻居说,“就算夏天,那孩子也被包得严严实实的。”裴安眉头微蹙,但她没有立即打断邻居,而是让她继续讲下去。
“有一次我看到她晚上拿着那披巾回来,当时下着雨,她撑着一把伞,脸色特别苍白,看上去十分疲惫。我还记得那天是周五,因为我下班晚了,比平时回得晚些,所以才碰见她。”
“你记得是哪一天吗?”裴安问。
“应该是那年七月中旬左右,”邻居回忆道,“那个时间段,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她出去一阵子,有时甚至要到凌晨才回来。”
裴安默默点头,温若芸离开了。
“七月中旬的晚上下雨,她带着披巾,抱着‘孩子’回来……”裴安低声道。
温若芸一愣,问道:“哪里不对?”
第52章 “看来你的主人遇上了些麻烦啊。”
裴安深吸一口气,解释道:“我们刚刚查过那段时间的天气记录——那年七月中旬的那一周,整座城市都在经历一场高温热浪,连续数天温度高达35摄氏度以上,根本没有下雨。何况,一个母亲在酷暑的夜晚,还会用厚重的披巾将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吗?”
温若芸皱眉,随即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:“确实不合常理。如果当时天气极热,她不仅不可能给孩子裹那么厚的披巾,还说在雨夜中看到她,这完全就是矛盾的。”
裴安继续剖析:“这就说明了一个可能性:那位邻居看到的披巾并非为了保护孩子,而是用来掩盖什么。或许根本没有孩子,而那披巾之下可能只是某种道具,用来制造抱孩子的假象——这样既避免了与人正面接触,也能让邻居误以为她确实有孩子。”
温若芸点头,明白了裴安的推理:“所以,她的孩子很可能并不存在,甚至连夜晚出门的行为都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假象。邻居们无形中被她的行为引导,以为她确实在照顾一个年幼的孩子。”
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人真正见过孩子的面貌,也没有孩子的任何生活痕迹。这一切,只是她伪装出来的一种形象罢了。”
温若芸接过话头,平静地分析道:“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掩盖某种目的,比如转移注意力,或者制造一种假象,向外界传达某种信息。”
在接下来的几天,裴安开始对钱劳作的家属情况进行深入调查。
她隐隐觉得,那个“失踪的女儿”或许并不存在,但仅凭怀疑还不够,她需要证据。为了找到真相,裴安决定去探访钱劳作的住所,希望能在她的生活中找到些蛛丝马迹。
她敲开门后,钱劳作的妻子李梅带着疲惫的神情站在门口,眼神依旧警觉且带有戒备。
“我希望您能协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钱劳作的情况,特别是关于您提到的女儿。”裴安说,试图在不激怒她的情况下套取更多信息。
李梅冷哼了一声,但还是让她进了屋。房间不大,装饰简单,桌上还放着几张泛黄的照片。裴安瞥了一眼,发现其中几张是钱劳作和李梅的合影,却没有任何小女孩的踪影。
“能不能给我看看你女儿的照片?”裴安随口问道,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自然。
李梅的脸色瞬间僵住了,片刻后,她勉强笑了笑:“照片?她小时候拍的不多……她不喜欢照相。”
“那有没有她的证件或者日常用品,比如她的房间?”裴安追问道,眼神在房间内四处打量。
李梅指向角落的一扇门,“那是她的房间,她的东西都在里面。”
裴安点点头,轻轻推开了门。房间里却是一片空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