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-160(13/42)
算筹。咦……
等等。
她的手指一顿,落在地上的算筹,成了一卦雷水解。
从水|雷屯,到雷水解。
“哎,丫头,你看看,顾琰他没事吧。 ”礼亲王扶起了顾琰,给他顺背,又唤了顾知灼一声问道。他再不喜欢顾琰,也不至于袖手旁观。
顾知灼充耳不闻,喃喃自语道:“卦爻不受,天命不允。”
“天命不允?”
这一刻,有如醍醐灌顶,顾知灼一把捏住地上的算筹,快步追了上去。
“丫头,丫头!你去哪儿?”
顾知灼提着裙袂,跨出了门槛,喊道:“等等!”
她拿起一颗算筹,朝他掷了过去。
盛江吓傻了,甚至都忘记冲过去抓住算筹。
啪。
算筹打中了他的后脑勺。
沈旭脚步一顿,回首的时候,红唇微扬,似乎在笑,但挑起的眉眼中带着一股子疯狂,周围萦绕着的狠戾气息,让人不寒而栗。
他低腰把那枚算筹捡了起来。
咔嗒一声,算筹在他在指中断成了两截,他没有说话,但仅仅这一个动作,就带起一种:不好好说话,你就去死的意味。
啧,脾气真糟。
她快步走上前,压低声音道:“督主,晋王府上,那个叫长风的道士,您去抓他。”
“假传圣旨也好,捏造罪名也罢。”
“抓他。”
第154章
沈旭正在交代盛江把京城的所有伎子全都带去东厂。
闻言他捏着断成两半的算筹, 冷冷地斜睨着她:“长风?”
顾知灼提醒了一句:“之前在午门的那个。”
盛江在一旁禀道:“您让属下查过的。”
沈旭颔首:“你说。”
盛江躬身道:“长风真人是上虚观的观主,正一法师,得高望众, 擅长符箓和卦爻。西疆人哪怕远隔几城也总会特意去上虚观求符求签。就连凉人先前总爱在边关抢掠,上虚观的香火也还是相当旺盛。西疆人都把上虚观视为‘圣地’, 每年至少会去两次‘朝圣’。”
“长风在三十岁时, 离观入世修行,游历天下。太元二十一年,他三十八岁回到上虚观。此后,闭关十年,未再离开上虚观一步,西疆人都说他闭关是在为西疆祈福。人人敬之。”
“七月时, 他应晋王之邀,到了京城。”
“到了京城后,仅在周边的道观游历讲学,无不良之行。”
“八月后, 住进了晋王府。”
其他详细种种, 也全都记录在册。
盛江不动声色地瞥了顾知灼一眼。
大启自立国后,太祖皇帝以举国之力扶持道教,大启上下有六七成的百姓信道。
道观和道士在大启有着超然的地位。
尤其还是道录司认证过的“一观之主”, “正一法师”,连皇帝遇上都要礼敬几分。大启开国至今,还从没有过抓道士的先例。
也就这位顾大姑娘, 想抓就抓, 什么“假传圣旨”,“栽赃陷害”,瞧瞧这些话说的, 像人话吗?!啊!
沈旭尾音轻扬:”抓他?”
他在等她给自己一个解释。
顾知灼回头看了一眼,见礼亲王和礼部尚书都在正堂内,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顾知灼干脆扬声道:“我送您出去。”
沈旭这个人多疑的很,又善变,不把话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