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幼稚的代价(2/3)
痛苦,精神也垮了。她摆脱了跟踪,躲到同学家。见到舅舅,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舅舅。
戚本楷此时尚未变节,看外甥女非常自责、痛苦。唉声叹气,气恼加批评。
估计舅舅和外甥女之间有一场经典的对话,这需要陆萍同志补充。
她舅舅气恼归气恼,还得保护好外甥女。百般无奈下,只好悄悄去求战友张清明。
张清明同志刚任东区区委副书记,他得知情况,也认为她必须立刻离开南京。
可是,南京近郊没有根据地。去哪儿呢?
说来也巧,正好区委有位上海调南京的同志。经他联络,陆萍便悄悄去了上海,任某区地下区委交通员。
她在上海表现得十分机智、勇敢。我估计她有这样的表现,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,准备牺牲自己赎罪。
1948年11月,她舅舅听说要组建“金陵支队”去江北,协助解放南京。
这才通知她回南京,此时陆萍已经加入了党组织。经过磨难,人也成熟多了。
顺便说一句,戚本楷曾说她在1947年前入党,否也。她是在上海正式加入了组织。
陆萍一直为自己的失误自责,暗自郁闷。心中始终有疙瘩,渐渐影响了性格。
我估猜,每当她快乐时,就会想起这件剜心割肺的事。她认为自己高兴,就是对烈士的亵渎。
出于这样的心理暗示,她再也高兴不起来。在别人看来,她前后判若两人,而她却不自觉。
需要说明的是,1948年下半年,南京白色恐怖到极致。而她遇上了爱慕之人邵长景。
她内心虽然燃烧着炽热的爱情之火,却未公开接受邵长景的爱意。但很享受他的抚慰。
当然,邵长景的公开示爱,被她舅舅戚本楷有所察觉。
因正副队长免不了的意见相左,舅舅阻拦,劝她去江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听说要安排她去江北,她坚决不同意,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。
我分析她具有勇敢的牺牲精神,源自于这次教训带来的痛苦,她需要解脱。
她要为自己的幼稚付出代价。以冲减内心的痛苦,告慰牺牲的同志,求得心灵的安慰。
龙科长听到这儿,提出了一个疑问:
“肖秉义,戚本楷直到死,都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暴露的,你有解释吗?”
肖秉义点点头:
“不错,我当是认为有叛徒出卖他。现在看来,还是他外甥女的缘故。”
陆萍激动的站起来,责问道:
“我跟舅舅的被捕毫无关系,难道你认为我出卖了他?你想想,可能吗?”
肖秉义摇摇头,解释道:
“我没说你出卖了舅舅,但这是你犯的第二次错误。我分析,淮海战役结束,南京政府摇摇欲坠,革命形势好转。原本就有决绝精神的你,倍受鼓舞,豪情万丈。让你面对死亡,无所顾忌了。遂多次去找舅舅。”
他让陆萍坐下,继续分析:
“褚鹰发现失踪的你,又现身南京。继续盯梢,从而发现了你舅舅。一查档案,这才知道你俩的关系。他是放长线钓大鱼